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高频调幅交变电磁场以及液滴内流体流动, 金属液滴自由界面的追踪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 ALE)方法. 数值模拟得到了高频调幅交变电磁场、金属液滴内部液体流动和液滴表面形变的动态行为. 数值结果表明: 在高频调幅交变电磁场中, 金属液滴所受洛伦兹力集中在液滴内部近表面区域, 液滴受近似表面力的洛伦兹力激励; 在表面张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呈周期性振荡, 液滴的振荡幅度起伏变化, 具备参数振荡特征. 对液滴振荡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 液滴振荡的主频和高频调幅交变电磁场的调制波频率相同, 在其倍频处也会出现较大峰值, 液滴振荡的频谱特征与高频调幅交变电磁场中金属液滴所受洛伦兹力的频率特性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地铁车辆天线梁的安全可靠性,基于在线测试进行了ATP吊座处振动加速度和疲劳薄弱点的动应力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对天线梁进行随机振动分析确定疲劳薄弱部位,从而为电阻应变片布置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在空车和超员工况下获得ATP吊座处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和疲劳薄弱部位的应变-时间历程,对所采集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ATP吊座处3个方向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谱.采用雨流计数法和结构损伤一致性原则对应变-时间历程分析,得到各测点的应力谱和等效应力幅.结果表明:整个过程ATP吊座处的加速度和疲劳薄弱部位的应力的小幅值出现次数占整个过程的绝大部分,而出现大幅值的次数很少;在空车时ATP吊座处的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大于超员的状况,疲劳薄弱点的等效应力幅是超员的大于空车的工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示波器在电子类专业实验中的广泛应用,介绍了一种提高示波器测量信号幅度和频率精度的方法。从减小测量信号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用示波器精确测量信号幅度和频率。该方法测量准确,形象直观,拓展了示波器的使用功能,使之能够取代用毫伏表和频率计来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可减少投资和损耗。  相似文献   
4.
振动可以减小摩擦,利用自制的旋转激励环境下摩擦力测试实验装置研究了旋转激励振动载荷的幅值和频率对不同材料平面摩擦副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表明:旋转激励振动载荷降低了平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相同激振频率下,随着名义振幅的增大,摩擦系数不断减小,且二者呈现近似线性关系。相同名义振幅条件下,Q235A-Q235A平面摩擦副摩擦系数减小率最大,Q235A-花岗岩平面摩擦副摩擦系数减小率次之,Q235A-400目砂纸平面摩擦副摩擦系数减小率最小。相同名义振幅下,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大,摩擦系数亦呈现减小的趋势;在激振频率为15 Hz以前,摩擦系数减小速率较快,当激振频率超过15Hz后,摩擦系数减小速率变慢。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电型源和磁型源的矢量势导出了在电偶极源激励下的层状地球中的频率域电磁响应的表达式;并通过G-S逆拉氏变换在时间域中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了K、H型三层地电模型,得出忽略位移电流时使得垂直磁场Hz振幅、相位观察值增大,而在高频时忽略位移电流对水平电场Ex振幅和相位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K型的地电模型的Hz计算中,高阻层越厚,忽略位移电流就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的起始频率越小。而在H型模型中,忽略位移电流的影响出现的起始频率与低阻层的厚度变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相控阵天线波束的精确指向对各阵元通道幅相一致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际的相控阵天线系统中,各阵元通道幅度和相位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需要对阵列通道幅相误差进行实时地监测和校正。阵列单元校正的本质是对通道幅相误差的精确测量或估计,在现有幅相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相位时移相位差算法。该算法需对存在时移关系的两输入序列分别进行全相位FFT,直接取主谱线的相位值无需校正即可得到输入信号的中间点相位信息,利用两序列主谱线的相位差求解信号的幅度值。由于全相位FFT具有"相位不变性",此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频谱泄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避免第一类相位差法在不同步采样时误差较大的情形,测量结果明显优于第一类相位差法。  相似文献   
7.
将两种不同自由度的人椅子系统模型附加在车身-车轮子系统上,对比分析不同自由度的人椅子系统对于整个车-人-椅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系统传递函数分析幅频特性。对比结果发现,三自由度的人椅系统模型比单自由度的模型具有明显的减振作用,三自由人椅子系统模型更接近于人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地震反射是地层的响应,反射强度即振幅为地层界面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的褶积,反射系数是由上下岩层的阻抗差异所决定的,“亮点”形成正是由于上下地层存在较大阻抗差异。研究区目的层储层具有明显低阻抗特征,在地震上表现为“亮点”异常,为了减少“亮点”分析的多解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泥气界面反射能量最强,气水界面次之,水泥界面最弱的基本规律。结合研究区已钻井进行岩石物理分析,分析储层含气、含水后各个界面地震振幅能量特征及相对关系,并且通过实际及等效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对有利目标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经钻井证实方法的有效性。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最后结合研究区自身油气成藏特征,总结归纳出适合该地区油气勘探工作中切实有效的烃检手段——振幅比值法烃检技术,为本地区有利目标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利用Workbench平台对射流液片激励3种不同形状劈尖的簧片振动问题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射流压强和劈尖形状对簧片振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簧片振动达到稳态所需时间与射流压强成反比,簧片振幅与射流压强成正比,簧片振动频率与射流压强成正比或不变.同一射流压强情况下,等腰三角形劈尖簧片振动达到稳态所需时间最短,方形次之,半圆形最长;方形劈尖簧片振幅最大,等腰三角形居中,半圆形最小;等腰三角形劈尖簧片振动频率最高,方形最低,半圆形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0.
Amplitudes, rates, periodicities, causes and future trend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based on tree rings for the past 2485 years on the central-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on the Plateau, such as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Little Ice Age and 20th Century Warming appeared synchronously with those in other places worldwide. The largest amplitude and rate of temperature change occurred during the Eastern Jin Event (343-425 AD), and not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ycles of 1324 a, 800 a, 199 a, 110 a and 2-3 a in the 2485-year temperature series. The 1324 a, 800 a, 199 a and 110 a cycles are associated with solar activity,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Earth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long-term trends (>1000 a) of temperature were controlled by the millennium-scale cycle, and amplitudes were dominated by multi-century cycles. Moreover, cold intervals corresponded to sunspot minimums. The predic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emperature will decrease in the future until to 2068 AD and then increase ag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